快捷搜索:

教你吃“胶”|能量胶“投食”指南

 

近些年,马拉松、越野跑等户外耐力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根据《2018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共有583万人参与马拉松。这个数据同比2014年翻了10多倍。马拉松赛事增多和受众壮大,不仅拉动了运动装备行业的发展,随着跑者愈发严肃和专业,“运动营养”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长期参与马拉松、越野跑这类户外耐力运动比赛的跑者而言,“能量胶(Energy Gel)”似乎逐渐成为大家参赛的“强制装备”。而无论是赛前“定妆照”还是赛事方提供的参赛包,能量胶“抛头露面”的频率也不断上升。

尽管马拉松热带动了能量胶市场发展,但毕竟属于食品级商品,为了帮助跑友在选择能量胶时尽可能避免“踩雷”,我们在相关专家的协助下完成了这篇《能量胶“投食”指南》,其中包含:什么是能量胶/能量胶补给方案/如何选择能量胶三大块内容。

关于“能量胶”

1.1 能量胶的起源

能量胶的英文是Energy Gel,也就是能量啫喱。它源于1986年,据说当时英国有位马拉松运动员的妻子是运动营养专家,她制作能量胶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丈夫在比赛时更好地即时补充能量。不管“能量胶”起源说是否真实,但能量胶的面世确实仅仅20多年。

1.2 关于能量胶的定义

能量胶,顾名思义,一般是以凝胶状态存在的运动能量补充剂。能量胶中用以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一般由麦芽糖和果糖配比而成。

由于“果糖”在能量补充应用上效能好、原料价格昂贵,因此:

  • 只有个别高端品牌(例如日本品牌:美达利MEDALIST)会采用“纯果糖”配方;
  • 市面上销售主流能量胶(例如美国品牌:GU)的糖分配方通常是“70%-80%麦芽糖”混以“20%-30%果糖”;
  • 当然,如果你对果糖不耐受,在选择“无果糖”类能量胶时,尽量优选SIS、Hammer Gel这些大品牌。因为有些工艺不过关的“无果糖”低端能量胶只是为了省钱而舍弃果糖;

能量胶配方研发的发展方向是“功能”和“口感”的优化,所以各大品牌都致力于在产品里复配更多的“功能物质”的同时提升“嗜口性”。

目前多数能量胶往往会添加氨基酸、柠檬酸、咖啡因、电解质等物质,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有助于跑者提高身体机能,缓解疲劳状态。

1.3 能量胶配方解读(一)

上面我们说过,能量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量供给,一般来源于麦芽糖和果糖。可以说,糖分配比是能量胶配方的核心。其中,果糖吸收快、升糖指数低,被誉为“健康糖”,越来越多的能量胶选择增大果糖在配方中的比例。

果糖

#果糖在能量胶的作用#

  • 提供热量

#果糖的优势#

  • 果糖和葡萄糖、半乳糖一样,都是单糖。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载体蛋白结合后,吸收速度快,应用在能量胶时,供能效率高;果糖入肝后,在特异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成葡萄糖并加入“乳酸循环”。有助于运动中堆积之乳酸的消散和充分利用以及糖元的再合成。果糖的升糖指数低(低GI),代谢不依赖于胰岛素,避免血糖水平浮动。

#果糖的缺点#

  • 制作果糖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少数人对果糖不耐受;摄入过量容易导致“脂肪肝”;

麦芽糖

#麦芽糖在能量胶的作用#

  • 提供热量中和果糖甜度,提升口感

#麦芽糖的优势#

  • 价格便宜通过麦芽糊精和其他糖的配比,有利于达到人体最大吸收率。

#麦芽糖的缺点#

  • 麦芽糖分解成单糖的过程容易导致血糖指数骤升;摄入麦芽糖导致血糖上升后,会促使人体分泌胰岛素稳定血糖,存在一定代谢风险;相比果糖,能量转化滞后;过分摄入的肥胖风险。

1.4 能量胶配方解读(二)

人类是贪婪的,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不满足于能量胶单纯用于补充热量。于是,各大品牌开始在能量胶中复配更多的“功能物质”。

这类“功能性物质”主要是为了帮助运动员中和血乳酸,提升肌耐力,起到维持竞技状态的作用。通常有:氨基酸、咖啡因等。

可就像“果糖不耐受”一样,有些跑者也存在对某些特定成分敏感(例如咖啡因),因此,了解能量胶配方中的常规成分,对于自己选择产品是有一定帮助的:

“能量胶”补给方案

在制定能量胶的补给方案之前,我们必须明白能量胶对运动员的作用机制,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服用能量胶,什么状况下应该服用能量胶。

为什么要补充能量胶

大部分人都认同运动疲劳和“糖原耗竭”密切相关,所以不少行业专家选择测算人体糖原含量和热量储备的关系,最终得出“3-4小时耗尽糖原”导致马拉松撞墙的结论。

我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因为利用肌声图技术我们发现:在运动的时候,不同肌群程度的任务量存在差异,“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对肌糖原的消耗并非均匀。而肌肉糖原并非“按需分配”。

也就是说,所谓的“糖原耗竭”并非人体储备糖原消耗完毕,而是那些维持跑步任务的“原动肌”(如小腿三头肌)率先发生肌糖原枯竭导致“力竭”。

耐力型运动员通常一小时需要补充30g-60g的碳水化合物,能量胶可以补充这个能量缺口,稳定运动员血糖水平,从而延缓运动疲劳。因此,补充服用能量胶的时机也不用参考所谓的“糖原耗竭”。

什么情况下需要能量胶补给

首先,低强度的耐力训练完全可以依靠“燃脂”这种低效率的功能方式维持运动。通常来说,运动强度超过70%的最大摄氧量(VO2max)可以借助“能量胶”获得外源性的能量补给。

有项研究显示:受试组服用含有25%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胶”,以70%VO2max强度跑步,其血糖水平在2h内保持不变,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血糖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结论:除高水平运动员外,大众跑者在通勤训练时无需补充“能量胶”。应在半程及以上距离的马拉松赛事或其他强度更大的耐力运动时选择“能量胶”。

能量胶补给方案

目前,主流的能量胶补给方案提倡赛前补给一次,赛中间隔1小时左右补给一次,赛后不提倡补给。

但这个方案的严谨性还是略欠缺了一些。首先,我个人比较反对“赛前补给”,大部分提倡赛前补糖的,都提到了“肌糖原利用率”,但摄入的那些糖分(尤其是高GI的),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并促进血糖向各组织器官转运,反而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也就是“反弹性低血糖”。等真正开始跑步的时候,一旦脂肪氧化被抑制,反而提前发生运动疲劳。

如果你的运动水平比较高,担心热身阶段的原动肌糖原消耗,可以在赛前40分钟左右第一次补糖。根据相关研究,赛前15分钟补糖更适合1万米以内的超高强度运动。(马拉松属于中等强度耐力运动)

因此,我推荐的能量胶补给方案是:

精英选手

  • 赛前40分钟做第一次补糖;赛中相隔1小时服用一支能量胶;比赛结束时若和上次补给相隔45分钟以上做最后一次补糖。

大众选手

  • 赛中相隔1小时服用一支能量胶;如果以佛系心态参加比赛,相隔90分钟服用一支能量胶;把越野跑当户外徒步的,带点水果嗑嗑瓜子吧。

所以,了解“最大摄氧量(VO2max)”和“心率监测”还是挺重要,不连“饭”都不会吃了。如果你不想把这个问题复杂化,那只能模糊地评估“自己花了多少力气”,觉得自己花力气了,就适当吃点胶,毕竟这是一个“低风险”的补给行为。

如何选择“能量胶”

上面,我们就针对能量胶本身和补给策略已经说地非常具体了,第三部分针对《如何选择“能量胶”》,我会做出一些具体产品推介。

这一部分我会选择阅读门槛比较低的方式-根据产品特性采用“标签化”推荐。这样的好处是,大部分跑者可以非常直观地根据第一感觉进行选择,不容易“踩雷”。

吸收效率高,配方简单安全

美达利MEDALIST(日本)

美达利MEDALIST的母公司是日本本土颇具影响力的营养健康研发企业ARIST。美达利能量胶共有3个口味(苹果、葡萄、西柚),产品不甜腻,入口如果冻,嗜口性极佳。在代言人岩本能史的影响下,美达利能量胶逐渐成为日本本土最受欢迎的同类产品。

美达利能量胶在国内很难买到,且价格昂贵,属于高端尖货。配方上采用“纯果糖”+“果汁”+“蜂蜜”的糖能供应组合,且不含任何防腐剂。“纯果糖”配方在供能转化效率和安全性上都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从下面这张配方表上看,美达利承袭了日企追求“简单、安全、有效”的产品思路。

所以,对于追求比赛中迅速的热量转化,且不存在果糖吸收障碍的跑者,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美达利是非常出色且极度安全的一款能量胶。

配方全面,综合型能量胶

GU Energy Gel(美国)

新版的GU能量胶添加了BCAA(支链氨基酸),在标准版中配比含量450mg,加强版则达到了1425mg。GU原本就含有电解质、维生素,以及部分口味含有咖啡因,BCAA的加入让GU成为了“一胶在手,天下我有”的全面型能量胶。

GU的价格相对美达利MEDALIST这样高端线产品还是非常美丽的,且口味繁多,但有部分跑友反馈GU的口感相对一般,对嗜口要求较高的跑者尽量先试吃再批量购买。

果糖吸收障碍跑者的最佳选择

SIS(英国)

SIS的能量供应系统里不含果糖,尽管“无果糖、高GI”会被一些极端健康主义者抗拒。但SIS整体工艺和业界口碑都非常不错,自然也成为那些果糖吸收存在障碍跑友的最爱。

而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咖啡因”刺激比赛状态的跑友而言,SIS含咖啡因的两款能量胶(咖啡味/可乐味)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至于口感方面,SIS无需兑水,凝胶感强烈,很少听到有人反馈SIS难以下咽。但60ml含有356KJ的能量贮备,对比上面两款稍显弱了点。

专为素食主义设计

CLIF SHOT Energy Gel(美国)

CLIF的能量胶主打天然,口感上咀嚼感更强烈。部分产品添加咖啡因,但含量不算太高,对于轻度咖啡因爱好者是个不错的选择。

△仅含25mg咖啡因

同时,这个品牌主打“天然”,旗下食品都标榜“有机”。对于素食主义跑者或者追求天然有机的人而言,可以优先考虑CLIF。此外,这款产品的包装由Litter Leash设计,提供了“二次服用”的包装设计,吃不完可以卷起来,不用担心渗漏。

可以省下盐丸的能量胶

Huma PLUS Chia Energy Gel

Huma PLUS Chia Energy Gel含有大量电解质,每袋大约240mg钠,75mg钾,15mg镁。而且Huma也热衷于全天然成分,椰子水和海盐成为电解质的主要供应原料。

尽管可以省下盐丸,但这个“天然”能量胶价格不算便宜。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Huma能量胶,不仅不能重复补充盐丸,也不要再饮用运动功能饮料。

由于能量胶属于食品,因此在产品选择前还是希望大家能对其做一定的了解。至少要对自己选购能量胶配方是否和自身体质冲突做出判断:

  • 果糖不耐受和咖啡因敏感需要对相关成分做出规避;
  • 含盐或高盐能量胶不要和盐丸或运动饮料发生冲突;
  • 是否需要兑水服用要提前知悉。

尽管不够完善,还是希望这篇《能量胶投食指南》可以帮助到各位跑友选择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