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止咳糖浆,就毁掉了一个国家,津巴布韦的青年靠它“续命”
你见过把止咳糖浆当饮料喝的吗?津巴布韦这群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喝糖浆,一天不喝上个三四瓶就浑身难受。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病,那为何会对糖浆如此上瘾呢?
在津巴布韦的大街上,废弃棕瓶随处可见,这些都是那群人在路边畅饮糖浆后扔下的。
与我们感冒喝的止咳糖浆不同,这种糖浆里含有可待因成分,虽然剂量小对身体无害,但是会使人高度上瘾。此外还含有酒精成分,让人上瘾的同时又沉醉其中。摄入过大剂量会导致呼吸疾病、低血压,甚至对大脑、心脏和肝脏造成永久性损害。
据统计,在津巴布韦已经有过半数的人对这种可待因止咳糖浆上瘾,因为政府对可待因的监管既不规范也不严格,买到可待因止咳糖浆比到酒吧买酒还容易。只用花5美元就能获得沉浸式快感,因此深受年轻人喜欢。很多人哪怕一开始并不想喝,但为了融入群体也只能一起喝。久而久之就控制不住地上瘾,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年轻人之中流行起来。
因此经常能看到一大帮年轻人聚集在街头巷尾,共同畅饮止咳糖浆,他们都无可避免地陷入依赖止咳糖浆的恶性循环中。
小黑就是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喝这种止咳糖浆,并且逐渐上瘾,他一天能喝四瓶可待因止咳糖浆,要是长时间没喝到糖浆,他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呆滞或者狂躁状态,但只要喝上糖浆,他就能恢复正常。而这种情况在津巴布韦依然不断恶化。
津巴布韦政府也曾禁止出售这种可待因止咳糖浆,但一点用都没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止咳糖浆上瘾,有需求就一定有利益。非法进口止咳糖浆的行为依旧在继续,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售卖止咳糖浆的交易,随便抓个小孩问哪儿能买到止咳糖浆他都门儿清。
可待因止咳糖浆喝太多会腐蚀牙齿,一些上瘾了的年轻人为了保护牙齿,会直接把糖浆倒入喉咙,纯纯的掩耳盗铃了属于是。而这一次的剂量一般能维持个20分钟,最多撑半天,他们就要再次摄入糖浆维持体内的兴奋值。
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本应该是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是什么原因让津巴布韦的年轻人甘愿对可待因止咳糖浆上瘾,陷入这种短暂地快感中去呢?
答案就是闲的。喝一瓶就能嗨一整天不用考虑其他事情,缓解自己的压力,哪怕只是短暂的快感也足够让他们为之沦陷。
而他们闲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失业。有数据显示,津巴布韦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80,社会上到处都是失业待业的年轻人。但其实津巴布韦也曾是非洲南部比较发达的工业国。
1980年之前津巴布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人民意识的觉醒后,津巴布韦便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独立之后的津巴布韦,政局和经济一直都在稳定发展,制造业、矿业基础都还不错。农业粮食产量高,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大量出口,一度被誉为“非洲粮仓储备国”,“非洲小巴黎”。
虽然津巴布韦宣布独立了,实际上它的大部分土地还是被英国殖民者控制着,为了夺回土地,政府领导人强制实施了“暴力土改”,严重触及到白人利益,外国企业纷纷撤资,并对津巴布韦的贷款以及进出口相关业务进行制裁,加上本国政府的腐败、商品严重短缺等因素,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津巴布韦币严重贬值,离谱到什么程度?一块钱人民币相当于40万亿津巴布韦币,举国上下都是亿万富翁,货币基本可以当废纸,哪怕地上都是钱都没有人去捡。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失业率也随之飙升。
年轻人没有工作,生活压力大,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种能暂时麻痹自己,获得短暂快感的止咳糖浆上。对于这种现状,津巴布韦政府也在尽力补救。
了解到社会上有百分之50的年轻人沉迷这种新型“毒品”,如何帮助这群年轻人戒掉“毒”瘾,政府的措施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是吸毒者,就应该把他送进监狱。但这种“止咳糖浆”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毒品,政府能做的就是大力打击当前非法购买止咳糖浆的行为,将交易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但就津巴布韦如此猖獗的跨境购买非法药物来看,似乎很难达成这一目标。
在津巴布韦,戒毒康复治疗诊所都是私营的,价格昂贵,普通人难以承担。因此政府给对药物上瘾的年轻人们开设了公共戒毒所,把上瘾的年轻人囚禁起来,通过精神以及药物治疗让他们慢慢康复。可这种做法也是治标不治本,至今津巴布韦还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沦陷在“止咳糖浆”之中。
这种本应该是治病的药物,因为滥用在津巴布韦却变成了荼毒年轻人的“毒品”,但或许毁掉这个国家的也并不一定就是“止咳糖浆”,就算没有这个,未来也会有其他东西使之沉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缺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比起戒毒所或者治疗药物,津巴布韦的年轻人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做出真正政治改变的政府,一个能管事能办事的领导人。
只有当年轻人有了能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或者热爱的事业,对生活不再逃避而是充满干劲,或许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获得一个光明有前景的未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