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历史长河中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2日电 会理建县于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2132年的历史。从古至今,一代代会理人将有着鲜明个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世代相传,形成了有会理特色的文化体系,也成为历史长河中如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会理已分7个批次整理、收集、申报了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确了所属地区或单位及传承人。会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民间文学等,申报为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8项。
5项省级非遗项目
传统技艺:会理市黎溪镇关河乡大号唢呐
会理彝族长号唢呐乐舞是会理民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长号高亢雄浑,唢呐欢快嘹亮,在演奏或为舞伴奏中,两种铜制彝族吹奏乐器一长一短,独具风格,乐声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其演奏的技艺和乐典,多为家族间世代沿袭,保留了古朴的音韵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会理长号唢呐流行于县境南部地区的鹿厂、白鸡、小黑箐、关河、新安、普隆、黎溪、绿水、江普、竹箐等乡镇,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会理彝族长号唢呐已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的一张不同凡响的文化艺术名片,凡省、州、县举办的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都要邀请会理彝族长号唢呐联队参加。2009年6月,经申报刚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会理长号唢呐,被通知参加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演出活动,经“非遗”节执委会严格认真评选,会理彝族长号唢呐乐舞获“太阳神鸟”银奖。迄今,会理彝族长号唢呐吹奏队伍有近300人,是会理境内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影响最大的民族乐队,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推进建设富饶美丽和谐文明新会理的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技艺:会理市绿水镇松坪村饵块手工制作技艺
会理绿水镇松坪饵块制作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松坪是绿水镇的一个村,是古会川卫(会理)所辖之要隘,是会理南门户。从元世祖至元28年(公元1291年),松坪是川颠之要道,商贾贩卒往来穿梭,因旅途带来米饭或其它食物易馊,这里开始制作饵块。由于松坪所处的地理环境、空气、水源等诸多优良因素,使松坪饵块味好、色白,切成块、片、丝入锅煮,不浓汤,且味好,久放不馊、不臭,在县内外颇有名气。明清时期以来,会理更盛行吃饵块,因为饵块可带走,且吃法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至今,松坪饵块仍保持原始制作风貌,松坪饵块制作选用本地种植的大白谷水稻,制作饵块前需用圆筛筛掉碎米,并捡掉米中的稗子、砂石和其它杂物,将米反复淘洗3次再入水浸泡半天(12小时)后,入甄蒸至半熟,将半熟米倒在圆簸箕里冷却后,洒水和匀,俗称“打回塘”,再入甄蒸熟后,把熟饭倒在石碓里用木杵冲,或用脚碓冲,一直冲融起碓。把冲好的料摊在竹箕里或案板上,搓揉成长15~20公分,横截面6~8公分的长方体块状,或搓揉成细圆状,冷却后即成饵块。
传统技艺:会理市鹿厂镇红铜火锅制作技艺
会理最早出现青铜冶炼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逾2000年。而制作红铜火锅,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其产品远销邻近省、市、县。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平定叛军余孽,在会理实行军屯,中原一带的士卒带来了当时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加之会理自古出铜,因而诞生了独具特色的会理红铜火锅。由于鹿厂冶炼出来的红铜最好,含铜约80%,还含有约20%的金、银等金属,鹿厂手工制作的红铜火锅全县闻名,在老街有数十家专门制作红铜火锅的手工作坊,民国时期,老街就因制作铜火锅而得名“打铜街”。
做一件红铜火锅,从冶炼热锤将铜坯进行反复锤炼、打薄,制成毛坯,到冷锤打成产品,需要六万锤。一件红铜火锅,由锅座、锅槽(包括烟囱)、锅盖三个部件构成,锅座与锅槽(包括烟囱)部分用插销连接上,重约4公斤,拆卸和携带都方便。其制作过程为:首先将铜放入石墨坩埚高温冶炼,使其化为铜水,再将铜水倒入水中冷却变成巴掌大的铜坯。接着,将铜坯用大铁锤反复多次打碾、摊薄,制成毛坯,这时锅的雏形就出来了。再接着,在雏形的表面刷一层盐泥浆,高温加热后浸水,目的是除去氧化层,让毛坯光泽红亮。然后反复在砧铁上按火锅的大小样式敲制部件.....。。最后将锅槽(包括烟囱)与锅底的榫口接上,再用插销将锅座与锅槽(包括烟囱)固定在一起,盖上锅盖,用强水(或者硫酸)清洗表面,使其显示出金属的光泽,这样才算是一件完整的红铜火锅。两个工匠一般要10个小时,才能打制成一口红铜火锅。2011年,会理红铜火锅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技艺:会理市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
绿陶是会理独有的特产。会理制陶工艺源远流长,始于唐而盛于明。据专家考证,会理烧制绿釉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因为是用孔雀石配方烧制而成的绿釉陶,而有“会理绿陶”的美称。而其之所以能经历数百年的时间而在民间兴盛不衰,首先在于会理本土拥有制陶所需的丰富原材料以及独特的釉色原料;其次,无数的能工巧匠将之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由于绿陶一般是民窑生产,又地处山区,不会像官窑那样因改朝换代和蒙受战乱而停产,主要以生产生活用品满足当地人民需要的淳朴目的,反而保护了这一古老工艺的代代传承。
绿陶产品的制作,首先要选用会理当地的天然泥巴晒干,加水成泥,然后加入白砂石、黏土,再加水拌匀制成浆,干燥后而得坯泥。坯泥就可用来制作各种器物,如茶杯、陶罐、酒具等。
2009年,会理绿釉陶瓷人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会理绿陶已成为会理的一张名片。它是会理悠久的历史,更是中华灿烂的文化。
传统舞蹈:会理市鹿厂镇小黑箐乡白沙村蹢脚舞
蹢脚舞是会理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是舞之精华,以小黑箐镇白沙村的彝族“蹢脚”舞最负盛名。白沙村坐落在如诗如画的美女峰下,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会理市小黑箐镇的一个享誉四方的特色民族文化村寨。
白沙村人口99%都是彝族,村民们“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个个都是天生的歌手和舞蹈家,白沙村的蹢脚舞,名目繁多,有“背榨把”“搓脚”“三脚跷”“四脚二换腿”“三道把”“撵雀儿”等不同名目,各种奇妙的舞步让人眼花缭乱。
15项州级非遗项目
州级传统技艺:会理苴却砚制作技艺、彝族刺绣技艺、土法造纸技艺、会理金沙彩石砚制作技艺、龙灯制作技艺、土法制香制作技艺、会理踩缸菜制作技艺、南诏彝族骨科文化保护传承技艺、会理蜡虫制作技艺、会理特色美食“九大碗”的传承和制作技艺、会理建昌烫皮全羊席制作技艺、会理羊皮褂制作技艺、会理黎马村火腿制作技艺;州级民俗:会理市端午节习俗、会理市小黑箐白沙村彝族祭龙节。
18项县级非遗项目
县级传统技艺:会理市抓酥包子制作技艺、会理火腿坨制作技艺、水碾房传承和制作技艺、鸡火丝饵块、熨斗粑制作技艺、油茶稀豆粉、会理手工制秤技艺、会理猪响皮制作技艺、苎麻手工织布技艺、会理好地道铜锅洋芋饭制作技艺、土漆技艺、会理羊肉汤锅烹饪技艺;县级民俗:会理方言;县级传统舞蹈:民间舞蹈;县级传统音乐:彝族长号、会理彝汉民歌、会理彝族民歌;县级民间文学:故事、歌谣、谚语。(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