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冬日,福建人都在腊什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转眼,腊月已至。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院子中、屋檐下,挂起一排排粉光脂艳、油香绕梁的腊味。

腊月里,福建人忙于在腊着不同的东西,无论是色泽油润的腊肉、红亮喜人的腊肠、金黄飘香的腊鸭,香味顺着街道蔓延,热热闹闹,只待将岁月的滋味沉淀,总能带给人安定的踏实感。

顺昌腊肉

说到福建的腊味,就不得不提到顺昌畲族腊肉。畲族人在自古以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一套腊制食品方法,形成了畲族独特腊肉加工传统技艺。2014年,顺昌畲族腊肉加工工艺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畲族腊肉讲究土、特、鲜、真。因其加工过程中加入畲族青草草药秘方,所以具有开胃、驱寒、消食等功效。其制品以腊鸭为主,其次有腊猪头、腊条肉、腊猪脚、腊鸡、腊兔肉等。

逢年过节,客自远来,好客的畲族人民都会拿出腊肉招待,且以红糯米酒相配,成为待客之味的一绝。听着山歌,跳着舞,喝着美酒,嚼着腊肉,那一个醉意,怎一个尽兴了得。

郑湖板鸭

在福建沙县,板鸭也称“腊鸭”“鸭巴”。每逢农历腊月,农事活动结束,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腌制腊鸭的习惯。沙县板鸭之中又以“郑湖板鸭”最为著名。宋朝起沙县板鸭就被誉为“禽肉之上品”。

郑湖板鸭的大致做法是将农田中放养的番鸭宰杀、退毛、开膛洗净,抹上蒜蓉、食盐、姜、辣椒等佐料腌制。将腌制好的鸭子用竹签撑开,拿到露天晾晒,风干几天后,再放炭火上烘烤,放锅中用米糠熏成金黄色即成。

一只开膛破肚的鸭变成板鸭,一般要经过20天的洗礼,才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其间,村民们要用好自然馈赠的空气、阳光,还要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味持之以恒的执着。

闽南腊肠

闽南腊肠不仅仅是一种风俗,更是一种思念和年味。每年农历腊月开始,闽南人家的庭院就逐渐挂起晾晒的腊肠,密密麻麻,迎接春节的到来。“年夜饭餐桌上加一盘香喷喷的腊肠,红红火火,喜庆吉祥!”肉香夹着酒香,肉质紧密,瘦肉不老,肥肉不腻,腊肠早已是闽南地区群众必备年货之一。

闽南的腊肠,闽南语里叫“风墻”。精选猪前腿肉,加入优质高粱酒、白糖、少许盐和味精提味,自然日晒风干,猪肉与高粱酒经过发酵醇化,达到最完美的效果。成品半干,口味醇香,丝丝的甜味,是漳州人春节标配的一道美食。

多数闽南人小时候每逢年底,在家中院子里和小伙伴穿梭在晾晒腊肠的架子下玩耍,伴随着腊肠味儿,好不快活。记忆中,除夕夜家中围炉,总会有那么一盘炒腊肠,老人们说这寓意着一家人长长久久平平安安。

腊味凝聚了火与烟,阳光与风,时间与人情,成为冬天最有深意的美味,足以打动每一个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