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把好壶 速览紫砂百年风华
20世纪可说是宜兴紫砂发展史中,荣枯起落、波折跌宕最剧烈的一个世纪。这一百年,宜兴紫砂从封建体制中被释放,在民国和风中休养生息,在日寇铁蹄下残存一线生机,在陶业生产合作社中重整余脉,最终在大国崛起中登上颠峰。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刻正展出《砂者为上----紫砂工艺的鉴赏与解读》。这场由中国美术学院吴光荣教授主持策展的盛宴,开展以来受到各界关注,其中由上海粲雅轩茶具文化艺术馆馆长、著名紫砂收藏家黄福弟先生提供的数十件紫砂精品,更是精彩纷呈,展现宜兴紫砂的多样风貌。
本文就以该展中的十件近现代紫砂名壶,带您重点速览这个精采的百年风华。
1.近代 吴云根 八卦觚棱暖座式壶
1.近代 吴云根 八卦觚棱暖座式壶
1.近代 吴云根 八卦觚棱暖座式壶
高:18 cm 宽:19.7 cm
盖印:芝莱
壶底印:访雪道人
此壶作八卦觚棱暖座式。上部为觚棱壶,壶呈方形,四角圆转,上小下大;壶体亦方亦圆,稳重端庄,线条柔和圆润,有方中寓圆、圆中见方的奇妙特点。下部为方形温炉,身座以子母口套合。壶座若炉,盛以炭基可温茶保暖。暖座四壁镂孔作“八卦”符号,用以泄气散热。整器造型巧妙而实用。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芝莱。14岁随紫砂名手汪生义学习制陶技艺,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1915年,由江苏宜兴利用陶器公司介绍,赴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工厂任技师,历时三年,成为近代宜兴陶艺界向外传播紫砂技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待人谦和大度,德艺俱佳,作品如人品敦厚、朴实,大批学子在其扶掖之下,步入紫砂工艺殿堂。吕尧臣大师以及吴震、何挺初、葛明仙等均出其门下。汪寅仙大师最早由他亲沐教泽,并推荐于师弟朱可心处学艺。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
著录:《紫壶锦》;《吴云根紫砂艺术》中国文化出版社。
2. 近代 裴石民 德泰壶
2. 近代 裴石民 德泰壶
高:9.2 cm 宽:17.4 cm
把印:石民 七十后作
底印:裴石民
此壶为裴石民的晚年作品。扁圆形身筒,嵌盖,桥钮、圆鋬、短弯流、形制端庄大方,饱满敦厚、古意盎然,体现了一种简约和谐之美。
裴石民(1892—1976年),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14岁师从江祖臣学艺,年少成名,又得名家王东石指点,技艺颇负盛名,有“陈鸣远第二”之美誉。以超凡的构思,能放能收,简繁匀称,既能作典雅脱俗的光素茗壶,又能作千姿百态之花货茶具,风格清秀不俗,技艺精湛严谨,在紫砂艺苑中独树一帜,为紫砂历史上求新求变,求精求妙,精而少,少而妙,不可多得的能工巧匠之一。 弟子著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出其门下。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
著录:《紫壶锦》;《宜陶之旅》李佑任陶艺公司编;《石民冶陶》上海古籍出版社。
3. 近代 王寅春 玉笠壶
3. 近代 王寅春 玉笠壶
高:11.8 cm 宽:18.4 cm
盖印:寅春
底印:王寅春
此壶底下为圈足,壶身呈三分之二半圆状,口处向外延伸成沿,然后收而为子口,嵌于壶中。壶身上沿与盖沿吻合,俨然一体。整体圆润饱满,自然收缩。壶身圆润有型,壶嘴曲环有度,壶把舒适稳定,壶盖疏密有致,壶钮细腻光滑。整器设计上空间明快,虚实和谐,提携舒适,线条柔和,比例协调。统观此壶,形如斗笠,蓑衣之翁独钓寒江,令人回味,是一件不可多得之藏品。
王寅春(1897-1977年),江苏宜兴人。13岁拜赵松亭学艺,又随金阿寿为师,15岁时,跟随卢兰芳学习紫砂,年少时就被乡人视为奇才。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赠,他宝爱此印,一生一直用这方印钤于壶底。王寅春是位多产的壶艺家,光素器、花塑器个性强烈,技艺全面;方器规矩挺拔、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秀美可掬,很难有人企及。他为繁荣紫砂陶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弟子何道洪、周桂珍为著名国家级大师;弟子张红华为省级大师;其子王石耕、王小龙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
著录:《紫壶锦》;《当代紫砂名陶录》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4. 1946年制 朱可心 上竹段壶
4. 1946年制 朱可心 上竹段壶
高:10.5 cm 宽:20.7 cm
底印:岂长 朱可心
可心上竹段壶。以上下两节的一段大秀竹为壶主体,三弯竹壶嘴舒展自若,曲线生动有劲,主体竹节刚柔并济,骨肉亭匀,以扭曲的竹枝为壶把,生机盎然,协调得体,壶盖弧线虚起,托起一枝弯曲的竹根,过渡舒适,壶的两侧为板线成竹的节奏,这样有过渡的变化,也是形式美和实用美的最佳结合,枝叶清秀缠攀,生动自然,潇洒飘逸,控塑如此薄巧的竹叶,主体灵动,竹叶及竹杆如呈现阳光雨露下的鲜活之美。和谐得体的线条、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尽显师父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匠心独运的构思,该竹段壶是他竹货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在观看作品时,仿佛把人带入竹林,引人入胜,触景生情。该壶经多位藏家精心使用珍藏,如紫玉生辉。
朱可心(1904-1986年),出生于宜兴蜀山镇。原名凯长, 14岁时拜汪生义为师,与吴云根结为师友。出道后,壶艺即露锋芒。朱可心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艺人,作品多洋溢时代气息。壶艺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辛勤培育紫砂塑器技艺人才,有汪寅仙、潘春芳、许成权、谢曼伦、范洪泉等。堪称宜兴紫砂花货巨匠,一代宗师。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
著录:《紫壶锦》;《宜陶之旅》李佑任、季野合着;《故宫名壶邮票暨茗壶特展专辑》台北故宫博物院编;《紫砂意象—朱可心师生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盛世紫砂》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含英咀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 1940年代制 顾景舟 三头双线竹鼓壶
5. 1940年代制 顾景舟 三头双线竹鼓壶
高:8.7 cm 宽:17.8 cm
盖印:顾景洲
底印:曼晞陶艺
壶以竹为题材,夸张变化成形,壶身塑成主干,竹节简洁有致,中正沉稳,流、把化为新抽嫩枝,动势内蕴,生动有力。盖上堆塑屈曲的竹枝为桥形钮,钮下贴塑竹叶纹饰。整器泥色纯净,比例协调,线条流畅,结构严谨,体现了整体的完美风韵。顾景舟作品以传统的光素器为主,这是顾老为数不多的紫砂花货佳作之一。此壶作于40年代,为“紫砂风云”之原件。
顾景舟(1915-1996年),亦名顾景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少年即立志于紫砂陶艺创作,从其祖母邵氏学艺,潜心磨练制作技巧,初出之,才华露,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顾先生数十年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学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加上精练的制壶技艺,蕴酿出其紫砂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而对于紫砂陶传器鉴赏亦有高深独到的造诣。
作品特色是,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被海内外誉为“一代宗师”、“壶艺泰斗”。他的弟子及指导过的学生众多,有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潘持平、吴群祥、束凤英、张红华、吴震、葛陶中等人。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
著录:《紫壶锦》 ;《紫砂风云》黄阳山着、居仁堂发行;《紫砂泰斗顾景舟》上海古籍出版社。
6. 1995年制蒋蓉 长寿碧桃壶
6. 1995年制蒋蓉 长寿碧桃壶
高:12.6 cm 宽:20 cm
盖题签:乙亥年春月 七十七岁蒋蓉作
底印:蒋蓉
麻姑献寿,桃为象征。年事已高的蒋蓉于1995年4月创作“长寿碧桃壶”,作为向第四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的献礼。壶身以寿桃为形,嵌截盖,保持整器的完美形象;以桃枝组成流、把,变化曲折;以小桃为盖钮,攀附小枝,塑贴桃叶;下接底脚,伸展枝叶,并附小果、小花;将祥和之气凝聚一气,精细入微,耐人寻味,令人爱不忍释。四只小桃依附大桃壶身为五桃,寓意“吉祥”、“长寿”。此壶造型属花货塑器,其特点是式、色构思奇巧,形态像真而不落俗套,视觉美观,触觉舒适,功能合理。其次是利用紫砂泥天然色泽,突出作品的主题,而且运用高超的技艺来塑造作品,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蒋容(1919-2008年),别号林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岁随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随伯父蒋彦亭到上海,在其指导下制作仿古紫砂器。蒋蓉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在艺术实践中,善于将动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创造,自如运用于紫砂作品之中,设色与造型逼真,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形象色泽及表面肌理都有妙趣天成之感。其创作大多以自然界瓜果、动植物为题材,表现手法以仿生为主,作品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形成了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在从艺的70多年中,她为紫砂的传承与创新呕心沥血,开创了我国紫砂象形工艺的新天地。可以说蒋蓉在仿生类紫砂艺术方面的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被国内外尊为紫砂陶艺女泰斗。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
著录:《紫壶锦》;《盛世紫砂》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
7. 现代 汪寅仙 九头南瓜茶具(1994年制)
7. 现代 汪寅仙 九头南瓜茶具(1994年制)
高:18 cm 宽:13.8 cm
底印:寅仙
“九头南瓜提梁茶具”是以优美的瓜形为壶的主体。将粗细有劲的瓜藤捏成壶的提梁,叶卷成壶嘴,别具生势。藤须和瓜叶缠攀自然,婀娜多姿,生气盎然,嘴叶得势,力度透澈。瓜蒂为滴子,自然雅趣。杯子呈半个南瓜形,形态别致。碟以瓜叶衬托自然。整体格调高雅,是自然界中真善美在紫砂壶艺上的展现。曾被台湾历史博物馆珍藏。
汪寅仙、女,1943年6月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师于吴云根、朱可心等著名老艺人,1958年任技术辅导,1973年进紫砂厂研究所。1982年任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副所长,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任副总工程师。2006年任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2007年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五十多年来,酷爱紫砂艺术,勤奋研习,探求创新,不仅对紫砂塑器(花货)艺术有较深刻的研究,而且对简练的几何形体也有一定的追求和研究,技术全面兼容各派技艺,善于将自然美的生态注入于壶艺之中,施艺严谨、手法独特,共设计创作300多个件(套),种类有壶、茶具、咖啡具、酒具、花盆、瓶,文房四宝、陈设品等,作品造型各异,格调高雅。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著录:《紫壶锦》。
8.现代 何道洪 岁寒三友壶(2005年制)
8.现代 何道洪 岁寒三友壶(2005年制)
高:10.6 cm 宽:18.7 cm
盖印:道洪 六十后作
底印:道洪制陶
此壶以竹段为嘴,梅枝为把,松枝弯曲构成桥型钮。作者以其精湛绝妙,贯气舒畅的制作工艺,高写实地雕琢出“竹”洁雅飘洒的神韵;“松”苍劲内蓄的雄势;“梅”凌霜傲雪的风姿。并用夸张手法将文人雅士所推崇的松、竹、梅 “岁寒三友”的精神象征,贯穿至壶嘴、壶把、壶钮、壶身的每一个细节; “三脚乳鼎足”遒劲有力,力举千仞,营筑出不同凡响的审美旨趣。
整器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作者在制作、造型上的功力和艺术魅力,以及对紫砂艺品所独有的风韵。力贯紫壶,豪放大气,一丝不苟,不落凡俗,这是作者独有的风格,也是在紫砂艺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何氏风格”的真谛,在此壶得以淋漓尽致的完美诠释。
上海世博会《2010世博紫壶锦艺术展》展品。
著录:《紫壶锦》。
9. 现代 顾绍培制 沈汉生铭刻 虎卧凤阁壶
9. 现代 顾绍培制 沈汉生铭刻 虎卧凤阁壶
高:12.9 cm 宽:22 cm
底印:顾绍培制
底签:虎卧凤阁壶 庚辰年春月 顾绍培制2000年4月18日 作者亲笔
“虎卧凤阁”运用雕塑装饰技法,以具象和抽象的形态艺术处理手法,构成了作品的鲜明主题、艺术品位和丰富内涵。圆形的壶体,上敛下宽,变化有度,线条顺畅,舒展自然。三只云足成鼎立之势,很有气韵。壶嘴和壶把是变化的凤角与凤尾,婉约灵秀,飘逸俊美。壶盖上的卧虎,形象逼真,生动威武,犹如“四野传高啸,苍凉落照中。疾风思劲草,盛世待英雄。” 此壶,格调高雅,祥瑞端庄,其伟于形,其力于神。我们感受到了虎之长啸、凤之翩跹所勾画的和谐世界。此壶由顾绍培制作,石羽(沈汉生)铭刻,作于千禧之年。
顾绍培,1945年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宜兴陶瓷中学学习,进厂后,师承陈福渊老艺人,后又得顾景舟悉心提携,长期授教,在紫砂事业中耕耘了四十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从艺中先后创制的各类紫砂艺术品,曾18次荣获省、国家展评奖。一九八五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沈汉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10. 2000年制 鲍志强 古凤壶
10. 2000年制 鲍志强 古凤壶
高:11.1 cm 宽:21.9 cm
底印:鲍志强制
此壶用紫砂细调砂制作,呈紫褐色,砂粒隐现,并以明代古法成型,妙不可思。壶身古穆深沉,高线圈脚,平弦纹嵌盖,鼓腹直流嘴,长柄方禾式把,壶身三凹带线装饰,瑞兽卧环为钮。观其壶,顿生远古之气,韵味具尊。壶身用篆书镌刻:“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此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
鲍志强,1946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字乐人,室号“醉陶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9年进厂师从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任淦庭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中央工艺美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善设计制陶,尤擅长陶刻。对书法、绘画、篆刻、陶艺、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注重诗、书、画、刻融紫砂陶艺术于一体的表现形式,在紫砂艺林中别树一帜。曾数十余次获国内、国际金奖。
主要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
黄福弟,《粲雅轩藏壶》,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