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忆童年 你还记得鉴湖边的“敲甏”声吗

 

修缸补甏的技术已被列入柯桥区(原绍兴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现在,修缸补甏的人却难觅踪迹。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绍兴,敲甏声曾响遍绍兴大街小巷,敲甏师傅可是那时的热门职业。73岁的沈锡盛告诉记者,那时绍钢厂工人一般月入36元,敲甏师傅一个月能挣60元,是当年大姑娘们向往的交往对象之一。

沈锡盛的家乡在柯岩仁让堰,就在鉴湖边,原来的地名叫沉酿堰,又称沉壤堰。仁让堰由丁巷、堰东、堰西三个自然村呈品字形组合而成,三个村的村民几乎都是酿酒师和修缸补甏的敲甏师傅。当时,有一个仁让堰缸坛修理厂,厂里的职工有上千人,都是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他们在全国各地的酒厂和坛窑厂修缸补甏,收入可观。全国各地只要有酒厂、酱园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也都有他们的身影,修缸补甏的技术为村民养家糊口立下了汗马功劳。

沈锡盛18岁学成手艺,做起了红红火火的敲甏师傅,去过上海青浦酒厂,也去过金华兰溪、绍兴诸暨等地的坛窑厂、酒厂、酱园去修缸补甏。说起修缸补甏,沈锡盛耳边仿佛响起了“叮叮当当”此起彼伏的“敲甏”声,眼前浮现了那些熟悉的师傅们忙碌的身影。

修缸补甏的缸是指大酒缸,甏要小一些,都是陶器。修缸补甏的第一步是检查酒缸有无裂缝砂眼,各个地方都要敲,有点开声了就是坏了。好的缸,敲击声很清脆, 敲甏师傅这个形象的职业名称由此而来。如果酒缸裂缝长的话,要打襻。开声了的缸,如看不出来要补的地方,就将酒缸灌满水,贮水后长时间放置来观察外壁,看到有水渗出的地方做上记号。第二步是凿坑、凿缝,如果是砂眼就凿一个小坑,如是漏缝就要凿一条小缝。凿坑、凿缝时,用特制的小铁锤轻轻敲击钢凿,凿子尖头轻凿缸壁。如果不细心,把握不好力度,不仅补不好,还会把缸敲坏。第三步待陶坛凿眼、凿线干燥后,再用铁砂和盐卤混合物填上去,轻轻敲打,使其紧粘在凿眼、凿线的缝隙内部,干燥后铁砂表面会生锈,陶坛就会再次变得滴水不漏。

修缸补甏也曾是三百六十行之一,师傅们总结的经验“铁砂填缝、铁襻加固、盐卤锈结”,后来又改为用环氧树脂混合二甲苯、乙二胺和水泥补缸坛了,比铁砂修补更快、更牢固。但现在,很少有人家需要用到缸、甏,更别提需要师傅们去修缸补甏了,有些敲甏师傅在家安享晚年,年轻一点还想工作的就改行去做保安或仓库保管员,只有个别大酒厂还保留着一两位敲甏师傅,因为一些特制的手工黄酒讲究老缸发酵。总的来说,现在社会上对敲甏师傅的需求少之又少,收入也不高。沈锡盛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去教书去了,他看着身边的敲甏师傅们从热闹走向寂静,有无限感慨,“叮叮当当”此起彼伏的“敲甏”声存于沈锡盛老人的脑海记忆中,余音袅袅。

(原标题《忆童年,你还记得鉴湖边的“敲甏”声吗?》。原作者殷俊。编辑金汉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7824.html